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中度分會一社區一蓮花講座 協和里開講樂活人生
2024-05-30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中中度分會,5月29日在台中市西屯區協和里下七張犁社區閱覽室,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生活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江峰平主持,與3位宣講員中區協會副會長邱金梅、台中第一督導區督導長曲鈞瑜、西屯分會督導邱光亮,以「樂活人生」為題一同開講,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文章及各人自身的體證。協和里里長陳靖益、協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戴麗雲與里民、義工等近60人參與。
「人都希望快樂,但快樂從哪裡來?真正的快樂又是什麼?」曲鈞瑜以大師文章〈快樂〉提到,為善最樂、知足常樂、如願快樂、助人為樂、富有利樂、自在安樂、心安法樂、寂靜至樂與大家分享如何快樂過生活。他例舉自己母親中風失智後,依然保有多年養成與人微笑打招呼的習慣,每次推母親外出散步總是獲得別人還以微笑招呼,身為子女也被這種人我和諧的氛圍感染而感到快樂。還有大師提到說話幽默、想像光明、心胸坦蕩,更是讓自己在職場上、在家庭裡,化解了多次瀕臨衝突的危機,人我和諧、與人為善就是最大的快樂。
邱光亮説到,從小家貧,為增加家中飲食菜色,就到野溪林地抓蝦、釣魚、打鳥,練就一身好功夫,到中年仍然以釣魚為樂,直到遇一善友問説:「怎不把魚鉤勾在自己嘴上拉拉看會不會痛?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魚的痛苦上。」後又受邀約去佛光山福山寺拜水懺,雖是第一次參加法會,但隨著經文想到自己為一時快樂殺害多少生命,當下懺悔痛哭,從此不再釣魚。
後來讀到大師文章〈我是佛〉當中提到「一個人能直下承認我是佛,怎能不改正過失,怎能不努力向善呢?」所以,在懺悔過錯之餘,更努力將自身從學佛後所得到的法樂與更多人分享。
邱金梅闡述大師文章〈放光〉的要義,佛陀說法時通體放光,凡夫的六根「眼耳鼻舌身心」也可以如佛陀一樣放光。他以自身經歷分享,年輕時曾為家庭生計所苦,還好遇貴人相助而安然度過,便發願也要盡己助人,主動為人服務,身做好事給人方便,口說好話給人信心鼓勵,心存善念給人助緣,有了開端,如同點亮心靈的燈光,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,六根放光真實不虛。
江峰平以人間音緣〈一半一半〉歌詞勉勵大家肯定自己,包容別人,有正確的知見就能步上樂活人生。舉一位曾受他輔導的受刑人阿郎為例,國小時期被老師罵「垃圾、一輩子當垃圾」從此自暴自棄走上不歸路;而另一位當過台中、高雄兩直轄市教育局長的吳榕峯,在求學階段因老師的兩句話「做人做事要有熱誠,不可以私害公。」成為他人生的座右銘。所以觀念很重要,肯定自己不受負面情緒的影響,激勵自己朝正確的方向邁進,人生大不同。
「人都希望快樂,但快樂從哪裡來?真正的快樂又是什麼?」曲鈞瑜以大師文章〈快樂〉提到,為善最樂、知足常樂、如願快樂、助人為樂、富有利樂、自在安樂、心安法樂、寂靜至樂與大家分享如何快樂過生活。他例舉自己母親中風失智後,依然保有多年養成與人微笑打招呼的習慣,每次推母親外出散步總是獲得別人還以微笑招呼,身為子女也被這種人我和諧的氛圍感染而感到快樂。還有大師提到說話幽默、想像光明、心胸坦蕩,更是讓自己在職場上、在家庭裡,化解了多次瀕臨衝突的危機,人我和諧、與人為善就是最大的快樂。
邱光亮説到,從小家貧,為增加家中飲食菜色,就到野溪林地抓蝦、釣魚、打鳥,練就一身好功夫,到中年仍然以釣魚為樂,直到遇一善友問説:「怎不把魚鉤勾在自己嘴上拉拉看會不會痛?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魚的痛苦上。」後又受邀約去佛光山福山寺拜水懺,雖是第一次參加法會,但隨著經文想到自己為一時快樂殺害多少生命,當下懺悔痛哭,從此不再釣魚。
後來讀到大師文章〈我是佛〉當中提到「一個人能直下承認我是佛,怎能不改正過失,怎能不努力向善呢?」所以,在懺悔過錯之餘,更努力將自身從學佛後所得到的法樂與更多人分享。
邱金梅闡述大師文章〈放光〉的要義,佛陀說法時通體放光,凡夫的六根「眼耳鼻舌身心」也可以如佛陀一樣放光。他以自身經歷分享,年輕時曾為家庭生計所苦,還好遇貴人相助而安然度過,便發願也要盡己助人,主動為人服務,身做好事給人方便,口說好話給人信心鼓勵,心存善念給人助緣,有了開端,如同點亮心靈的燈光,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,六根放光真實不虛。
江峰平以人間音緣〈一半一半〉歌詞勉勵大家肯定自己,包容別人,有正確的知見就能步上樂活人生。舉一位曾受他輔導的受刑人阿郎為例,國小時期被老師罵「垃圾、一輩子當垃圾」從此自暴自棄走上不歸路;而另一位當過台中、高雄兩直轄市教育局長的吳榕峯,在求學階段因老師的兩句話「做人做事要有熱誠,不可以私害公。」成為他人生的座右銘。所以觀念很重要,肯定自己不受負面情緒的影響,激勵自己朝正確的方向邁進,人生大不同。
最新消息
相
關
消
息